过度编译是万恶之源
这句话是模仿“过早优化是万恶之源”,哈哈哈
最近在帮助某个项目配置 Sentry,在查看 Sentry 页面时有一点小感受。Frontend App 实际运行的代码和程序员编写的代码差距太大了,可以用面目全非
来形容。
浏览器中运行代码已经变成了一堆乱码
,完全不可读
,像极了曾经风靡一时的混乱编程
。🤮
JavaScript 的 Error Tracking
Ruby 的 Error Tracking
虽然 Sentry 提供很多高级功能,例如上传 Source Map、链接 GitHub 等等,但是真的有必要吗?
我不禁思考,目前主流的浏览器已经可以支持绝大多数现代 JavaScript 特性了,为什么还需要将代码编译成人类无法阅读的乱码形式呢?
或许十年前(2015)很多浏览器没有及时支持现代 JavaScript 特性,程序员们想要提前体验现代的 JavaScript ,Babel 之类的工具的确很有价值,但是今天(2025)这类工具难道不应该越来越少使用吗?
好期待浏览器上可以直接运行我编写的代码的时代的来临,我也是不是 #NoBuild 的狂热粉丝,我只是希望 Build 可以简单一点,只在必要的时候执行。